由青島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青島市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編制的《青島專利創新能力50強評價報告(2018)》(簡稱50強榜單)日前正式發布。迄今已是第三期。50強榜單是基于專利規模、專利質量、專利影響力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四個維度七個指標組成的專利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青島市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專利創新能力進行綜合評價。海信集團、海爾集團、科瑞新型環保材料集團、新希望六和集團、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九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海洋化工研究院位居榜單前10名。2018年50強榜單呈現出六大特點。
一是50強整體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2018年符合入選標準的機構共76家,比2017年符合入選標準的機構多出10家,同比增長15%。在發明公開專利數量、發明授權專利數量、海外布局專利數量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數量方面,2018年50強比2017年50強分別同比增長14.4%、25.3%、71.8%、13.1%。2018年50強的專利創新能力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二是50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產出貢獻顯著。
2018年50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授權專利共4242件,占2018年50強發明授權專利數量的35.1%。2018年50強中有48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有所布局,約占同期2千家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比重的49.2%。表明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機構數量2.5%的50強貢獻了我市接近5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貢獻顯著。2018年50強發明授權專利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與2017年50強相比更加均衡,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占比32.2%、31.1%、18.6%、12.7%、8.6%、8.3%及0.6%。其中節能環保技術、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新材料領域的專利占比與2017年50強相比,分別增長了4.8%、2.2%、1.9%及1%。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占比變化較小,生物產業占比有所下降。
三是50強企業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堅力量。
50強中企業34家,其中8家入選2017青島企業百強,分別為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股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瑯琊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入榜50強的8家企業2017年營業總收入約為4千億,占2017青島企業百強營業總收入的43.7%。表明專利技術創新對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入榜50強企業是推動我市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堅力量。
四是海爾、海信據榜首位置。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持續保持前兩位的位置,在發明專利公開數量、授權數量、海外專利布局方面,領先優勢明顯。兩家企業分別入圍2018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顯示出龍頭企業在我市及全國企業創新方面的領軍和標桿作用。
五是我市引進機構表現突出。
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引進工作,將引進大院大所作為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50強榜單中,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簡稱青能所)、西安交通大學青島研究院(簡稱西青院)都屬于新引進機構。近三年青能所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的綜合專利創新能力方面均位居首位,創新能力突出。新引進機構成立時間短,但顯示出了強勁的專利創新實力與能力。
六是高校院所發明專利規模保持增長態勢。
2018年50強中,高校、科研院所共計16家,合計發明授權專利量占總量的53.2%,比2017年50強占比增長了8.1個百分點,說明我市高校院所專利產出仍保持增長態勢。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發展最為迅速,發明授權專利數量逐年遞增,由2013年的42件增加到2017年的462件,增速排名第一位。